大内御猫 第550节(2 / 3)

便说走就走。

&esp;&esp;见叶老干净利索的离开,尚总管也是不由的感慨一声:

&esp;&esp;“叶老如今只专心于修炼,倒也算得上是洒脱。”

&esp;&esp;“只是苦了吾等俗人,还要在这权势的漩涡中挣扎不休。”

&esp;&esp;说罢,同样一把年纪的尚总管和赵奉苦笑一声。

&esp;&esp;李玄忍不住看向了这对父子俩,难得听他们说这些丧气话。

&esp;&esp;“阿玄,对于陛下所说的危机,我也给你好好讲一讲吧。”

&esp;&esp;尚总管对李玄认真的说道。

&esp;&esp;“陛下所说的那位摄政亲王,就是现在的郑王殿下。”

&esp;&esp;“郑王殿下乃是陛下的皇叔,在民间颇有威望。”

&esp;&esp;“当年陛下登基的时候,被任命为摄政亲王,帮助陛下管理朝政。”

&esp;&esp;尚总管开始介绍起了这位郑王。

&esp;&esp;永元帝先前也说过,比起武皇后,他的这位皇叔才是眼下更紧迫的敌人。

&esp;&esp;“郑王殿下虽然有着弘毅宽厚,知人待士的名声,但暗地里也有着自己的野心。”

&esp;&esp;“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证据,但种种迹象表明,郑王正在觊觎皇位,甚至有可能已经里通外敌,准备颠覆朝政。”

&esp;&esp;李玄听到这,不禁暗自皱眉,当即问道:

&esp;&esp;“没办法拿下此人吗?”

&esp;&esp;“郑王的势力到底有多大?”

&esp;&esp;永元帝都已经有这样的猜测了,却还只能放任这位郑王,显然不是一个一道诏书就能解决掉的存在。

&esp;&esp;“几乎可以说是把持朝政。”

&esp;&esp;尚总管的答复,让李玄心底一沉。

&esp;&esp;“陛下当初登基时,有不少意外的因素,因此几乎毫无根基。”

&esp;&esp;“登基之初,郑王以摄政亲王的身份,大权在握,再加上原本的名望,笼络了大量的人心,聚集了朝堂上的一大批势力。”

&esp;&esp;“陛下这么多年以来,虽然进行了不少努力,但都收效甚微,直到册封武皇后,联合武家的势力之后,才出现了变化。”

&esp;&esp;说到这里,尚总管和赵奉难免看了看李玄的眼色。

&esp;&esp;毕竟,武皇后当初上位是踩着萧妃上去的。

&esp;&esp;而萧妃又是安康公主的亲生母亲。

&esp;&esp;李玄倒是面无异色,保持着认真倾听的模样。

&esp;&esp;见李玄没有太大的反应,尚总管这才继续说下去:

&esp;&esp;“武家原本只是一个地方的武官家族,其祖上乃是开国功臣之后,家里最高时也出过官拜工部尚书,封爵国公之人。”

&esp;&esp;“只不过近千年的官海浮沉,武家渐渐式微,变成了一个存在感不高的地方武官家族。”

&esp;&esp;“但武家后人遍布大兴,虽没能担任太多重要的职位,但绑在一起也是一股颇为不弱的势力。”

&esp;&esp;“而做到这件事情的人,便是武皇后的祖父。”

&esp;&esp;“当初,陛下会考虑册封武皇后,也是看在武家的势力还没有被郑王拉拢的份上。”

&esp;&esp;“如今,武家因为有武皇后在朝中协助,在朝堂上也有了不小的影响力。”

&esp;&esp;“若是二公主殿下顺利被册封太子,到时候武家的话语权就更大了。”

&esp;&esp;尚总管和赵奉对此都是愁眉不展。

&esp;&esp;李玄听到这也算是明白了。

&esp;&esp;朝中如今有三股势力,分别是永元帝、武皇后和郑王。

&esp;&esp;郑王势力最大,多年的筹措之后,已经来到了关键的节点,向前一步便能将永元帝赶下去,自己登上皇位。

&esp;&esp;武皇后也不是一个善茬,虽然是永元帝扶持起来,来和郑王抗争的势力,却因为生了个妖孽一般的琞曌公主出来,也滋生了自己的野心。

&esp;&esp;而最凄惨的当属永元帝,除了大兴天子的大义名分以外,似乎也就宫里的这帮老太监比较给力了。

&esp;&esp;李玄摇摇头,感到很是麻烦。

&esp;&esp;除了永元帝以外,另外两家,谁赢了对三小只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