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内御猫 第710节(2 / 3)
不如让刑部和大理寺同案之。”
&esp;&esp;文官们三言两语间,已经将案子拔高到了需要三堂会审的地步。
&esp;&esp;三堂会审确实谨慎,但也程序繁杂,不知要耽误多少时日。
&esp;&esp;这时,胡国公秦纵勇丝毫没有掩饰的嘲讽道:
&esp;&esp;“几位大人先前可不是这么说的。”
&esp;&esp;“怎么安康殿下有罪时,判的那么干净利索,上来就要严惩不贷。”
&esp;&esp;“轮到这小小的长安知县,反倒是让诸位谨慎起来了呢?”
&esp;&esp;“古怪,古怪,当真是古怪至极,令人无法理解啊。”
&esp;&esp;秦纵勇阴阳怪气的说道。
&esp;&esp;朝堂诸公,哪个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。
&esp;&esp;秦纵勇说这番话,不过是为了讽刺文官看人下菜碟的卑劣行为罢了。
&esp;&esp;永元帝也是阴仄仄的说道:“长安县令,欺君罔上,证据确凿,诸位爱卿是还想怎么查啊?”
&esp;&esp;此话一出,文官一方呐呐无言,再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&esp;&esp;“但既然你们这么想查,也不是不行。”
&esp;&esp;“朕也好奇,先前安康所说的那些恶行,是长安县令一人为之,还是还有同党?”
&esp;&esp;“到时候,一律问斩,还百姓们一个公道。”
&esp;&esp;“长安县令的欺君罔上的死罪就先记下,朕看看到时候,他这死罪能不能给免掉。”
&esp;&esp;听到这里,文官一方的脸色虽然都不太好看,但暗中却是齐齐松了口气。
&esp;&esp;至少现在争取到了一个机会,总比张建直接被推出午门问斩要来得好。
&esp;&esp;到时候三堂会审,他们能救下张建的机会还是很大的。
&esp;&esp;可就在此时,永元帝又接着说道:
&esp;&esp;“此案涉及安康公主,除刑部、御史台和大理寺以外,内务府也参与查证,由四方做出最后定论。”
&esp;&esp;原本还颇有自信的文官们,听到这话当即色变。
&esp;&esp;“陛下!”
&esp;&esp;可不等多说什么,永元帝就起身一挥手:
&esp;&esp;“此事便如此决定,三日内朕要见到结果。”
&esp;&esp;“来人,将长安县令张建收押候审。”
&esp;&esp;“退朝!”
&esp;&esp;永元帝说完,便离开了太极宫,只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。
&esp;&esp;当下,便有几个花衣太监进来把张建架走,吓得他一阵腿软,直呼冤枉,直到再也听不见任何声响。
&esp;&esp;勋贵方面乐得看戏,倒是文官一方全都慌了,不少人哗啦啦的聚到了张之宪的身旁。
&esp;&esp;“张公,陛下要让宦官插手朝政,这可如何是好?”
&esp;&esp;也怪不得他们如此慌张,朝堂之上的权力总共就那么点,别人要是来分一杯羹,他们碗里的可不就少了吗?
&esp;&esp;勋贵根基在军队之中,对于宦官出宫插手朝政,并没有文官这么反应大。
&esp;&esp;张之宪冷冷一扫围过来的众人,一句话都没有多说,默默的走出了太极宫,引得许多人连忙跟了上去。
&esp;&esp;安康公主也是没有想到,这朝会竟然是说散就散的,先前还在争论不休,现在就都各回各家了。
&esp;&esp;这时,文官一列竟有几人走上前来,对着安康公主行礼道:
&esp;&esp;“殿下,不知先前您说的诗句是出自何处?”
&esp;&esp;“就是那句‘哀郁伤五内,泣泪沾朱缨’。”
&esp;&esp;安康公主听他们是问此事,自然而然的叹了口气,然后望向了太极宫外,高深莫测的说道:
&esp;&esp;“只是随感而发的一句话而已,算不上什么诗句。”
&esp;&esp;安康公主之前忽悠过五皇子几次,现在可谓是熟门熟路,进入状态也不过是顷刻之间。
&esp;&esp;看到安康公主突然一副忧郁诗人的模样,这几位官员也是露出钦佩之色。
&esp;&esp;“殿下,您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,还有此等才华,将来必能有流芳千古的诗句,当真是令人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啊。”
&esp;&esp;这些文官大多肚子里有些笔墨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