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(1 / 2)

&esp;&esp;系统幽幽地啧了两声。

&esp;&esp;齐穗却掩饰般摸了摸鼻子。

&esp;&esp;张月柔到底是半大的孩子,手里是好吃的东西,自然会忘我一些,一时接过齐穗好几块的投喂,反应过来时,只见她准备切第二个瓜。

&esp;&esp;她轻轻擦去嘴角的汁水,小声说:“穗姐姐,我不吃了。”

&esp;&esp;齐穗看向她,她正低着头,打趣道:“三娘年纪小,胃口也小,我平日里可是能吃好几个。”

&esp;&esp;张月柔抬起脸,无比认真:“入秋后我便十四,过一年就是十五,再长一岁便能及笄。”说到最后,声音却变得极轻:“我不小。”

&esp;&esp;齐穗愣愣地点头,心想原来古代的孩子这样看重年龄。

&esp;&esp;系统却出来说风凉话:“踩雷了吧。”

&esp;&esp;齐穗:“你也踩雷,踩到我了!”

&esp;&esp;系统没想和这个幼稚鬼继续纠缠,呸了声就不再说话。

&esp;&esp;张月柔想留齐穗用饭,但她执意要走,只好作罢,木楞地站在门口好一会儿,直到看不见齐穗才转身。

&esp;&esp;翌日,齐穗天未亮时就背着西瓜进镇,计划早卖完早归家,还能多收些稻谷。

&esp;&esp;路上也有其他农户,身后传来一阵哞哞声和车轮在地上碾压的摩擦声,齐穗向后看去,两眼一亮,是牛车!

&esp;&esp;驾车的人是个少年,看着年纪不大,齐穗走上前,礼貌问道:“兄弟也要去洛水镇吗?能否捎上一程?”

&esp;&esp;少年没搭理她,继续赶牛,齐穗自然明白意思,但她不是单纯想坐车,于是从钱袋里找出几枚铜钱,递给他:“兄弟赶路辛苦,我也不会白坐你的车,请你喝个茶。”

&esp;&esp;少年收下钱,将牛喝住,只说两句话:“程安,后头的人是我妹妹。你叫什么?”

&esp;&esp;“齐穗。”

&esp;&esp;齐穗坐在牛拖着的后座上,面前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娃,正怯生生地看着她。她想从身上找出点玩意儿还套近乎,但一无所有,于是从身旁抓来几根杂草,随手编了个草蝈蝈。

&esp;&esp;女娃生得可爱,看见蝈蝈满眼新奇,想伸手来拿,但看了眼程安的背影,又收回手。

&esp;&esp;齐穗看出来这女娃很听程安的话,她将车上的杂草都抓来,继续编蝈蝈,期间故意找程安搭话。

&esp;&esp;“程安,你这牛是多少钱买的?”

&esp;&esp;坐在前面的人头也不转:“问这个干嘛?”

&esp;&esp;齐穗手上动作不停,“我也想买牛,但村里没有人家卖。”

&esp;&esp;程安静了一瞬,遂答:“不知道,这牛我出生时就有了。”

&esp;&esp;齐穗噢了声,继续问:“那这车呢?”

&esp;&esp;他的声音不咸不淡:“我爹自己做的。”

&esp;&esp;齐穗点点头,笑道:“那日后我来找你家做牛车。”

&esp;&esp;程安没答应,只说:“你又不知道我家在何处。”

&esp;&esp;“你告诉我就知道了,既然都是去洛水镇,说不定我们村离得不远。”

&esp;&esp;直到下车,程安也不说话,齐穗当他谨慎小心,没有追问,只是将编好的十只草蝈蝈全留给女娃。

&esp;&esp;女娃看见她和哥哥聊了好几句,便以为是认识的人,高兴地接下蝈蝈,糯声道:“谢谢。”

&esp;&esp;齐穗轻轻捏了下女娃的脸,与程安道别:“多谢兄弟捎路,有缘再见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爹是镇上有名的木匠,可以找他做东西。”

&esp;&esp;齐穗拱手,表示记下了。

&esp;&esp;她一到酒楼就熟门熟路找到刘当局,简单介绍带来的瓜,刘当局尝过后,二话不说买下三十斤瓜。

&esp;&esp;齐穗将三百文装入钱袋,想到牛车,便问刘当局:“当局可知镇上哪里有卖牛?我想买只牛回家。”

&esp;&esp;刘当局想了想便说:“牛极其珍贵且稀少,不过你去东边闹市看看,兴许能碰见。”

&esp;&esp;齐穗谢过后,快步赶去闹市,看见有一壮汉正拉着自家的牛在和周围的人叫卖。

&esp;&esp;壮汉听见客人出价,毫不客气拒绝:“两百文就想买我家的牛,当我是冤大头!”

&esp;&e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