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、第三四章(3 / 4)

胤礽的时候,小家伙的情绪已经稳定了,在系统的安慰下鼓起勇气直面自己说话漏风的现状,一本正经地绷着脸,喊他“傻姥爷。”

&esp;&esp;索额图不仅没生气,还露出了狼外婆一样的笑容,哪壶不开提哪壶:“殿下开始换牙了呢,您长大了!”

&esp;&esp;胤礽瞅了他一眼,抿抿唇,兴致并不高地“嗯”了一声。

&esp;&esp;索额图见状,聪明地转移话题:“殿下此前让臣派人研究的凹凸琉璃镜已经有结果了,您看看,这两块琉璃,与您的要求像不像?”

&esp;&esp;他从衣袖里悄悄掏出了两片琉璃,小心交到胤礽手上。

&esp;&esp;胤礽果真来了兴致,翻来翻去看,将它们对着眼睛看,又拿来书籍照着看,果真看到了凹面琉璃与凸面琉璃的效果。

&esp;&esp;“傻姥爷,工匠们一定不止研究出来这两件吧?”

&esp;&esp;索额图含笑点头:“殿下给予了工匠们启发,他们埋手研究,已经找到了不同琉璃弧度时的照应区别,若真如此,那大清就可以借此钻研出外邦人带来我大清的稀世珍宝‘远镜’了!”

&esp;&esp;“当年汤若望著书《远镜说》,正是说明了这凹与凸的远离可如何造远镜,只是大清没有这样的工艺,无法造出远镜,以至于王公贵族以稀世珍宝的高价问外邦人购买远镜,”索额图叹道:“一个远镜,可价值十万两银。”

&esp;&esp;胤礽惊了:“他们抢钱啊!”

&esp;&esp;十万两,五千万根糖葫芦啊!一个望远镜换五千万根糖葫芦,这是人干的事吗?

&esp;&esp;“那些外邦人好坏!他们欺我大清无匠人可研制远镜,”胤礽捶胸顿足,而造不出望远镜的根源在哪儿,还不是人们都不学物理?

&esp;&esp;明明他们大清也有这类书籍,如《梦溪笔谈》、《正蒙注》等等,可愿意钻研的人却少之又少,这说明什么,说明大清缺少科学家!

&esp;&esp;“殿下放心,工匠们已经有了眉目,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将‘远镜’造出来了,”提起这件事,索额图红光满面,只要制造出了“远镜”,战场上能用,达官贵人也能用,再也不必高价问外邦人买,被那些狡猾贪婪的外邦人骗走白银了。

&esp;&esp;“殿下猜猜看这两面琉璃造价大约多少?”

&esp;&esp;胤礽歪头想了想,比了个一:“一百根糖葫芦的钱。”

&esp;&esp;索额图哈哈笑了起来:“不,造它只要十根糖葫芦的钱,两面加起来,成本只在二十根糖葫芦的钱。”

&esp;&esp;“哇!”

&esp;&esp;竟然那么便宜!

&esp;&esp;胤礽兴奋起来,他告诉索额图:“如果能研究透彻,还能将眼镜制造出来,以凹面镜为远离的眼镜,根据不同的弧度,可以为不同视力的人量身打造制造眼镜。”

&esp;&esp;“对了,傻姥爷的眼睛怎么样,您有没有看东西模糊的烦恼?”

&esp;&esp;四十四岁的索额图长期看文书,视力确实大不如前,听闻太子的建议,立即答应了会请人去将那眼镜研究出来。

&esp;&esp;胤礽又根据系统的帮助,将测量视力的方式与眼镜制造远离写给索额图,结合汤若望的《远镜说》理论知识全部补全,只等着验收成果。

&esp;&esp;关于眼镜的研究先暂时放到一边,经历了一个新年的准备与酝酿,琉璃官窑中生产堆积起来的大批琉璃,终于通过官府的销售渠道对外进行售卖。

&esp;&esp;京城开放了巨大的琉璃商市,琉璃种类多种多样,茶盏、碗碟都是其次,最为惊人的是大面儿琉璃,可造窗户!

&esp;&esp;官府对待琉璃的定价,也比人们想象中的天价低上许多,至少这京城之中的达官显贵是有财力来买下的。

&esp;&esp;索额图笑着告诉胤礽:“皇上说琉璃制造成本低廉,不该定价太高,以免价格差异过大,在朝中与众臣商议最终定下了一个价格试探着售卖,却不想京城的富人们是真不差钱呐!他们还道这定价太便宜了,生怕买完了就买了,一个个疯了似的抢购。”

&esp;&esp;“经过这事儿,皇上可算是认清这些人究竟有多少家底了。”

&esp;&esp;胤礽关心问道:“琉璃官窑是按月计算收益,分红利的吧?傻姥爷预计能赚到多少?”

&esp;&esp;索额图更兴奋了:“照现在这势头,不出三个月,臣就能回本了!”

&esp;&esp;而一旦回本,之后每一个月多赚的钱都是纯收益,他想到未来美好到躺着收钱的日子,看胤礽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枚宝贝蛋金疙瘩,还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